分类 NodeJs 下的文章

要将Vue 3引入一个Electron项目,请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创建新项目:如果你正在从头开始创建一个新的Electron+Vue项目,可以使用vite结合electron-builder来构建。vite 是一个由Vue团队开发的构建工具,提供了快速的开发服务器和优化的构建。

   npm init vite@latest your-project-name
   cd your-project-name
   npm install

在创建过程中,选择 Vue 模板。
添加Electron依赖:在项目中添加Electron依赖。

   npm install electron --save-dev

设置Electron入口文件:在项目根目录中创建一个名为main.js或index.js的新文件,它将用作Electron的主进程代码。例如:
js

   // main.js
    import { app, BrowserWindow } from 'electron';
    import path from 'path';
    import { fileURLToPath } from 'url';

    const __filename = fileURLToPath(import.meta.url);
    const __dirname = path.dirname(__filename);


   function createWindow () {
     // 创建浏览器窗口
     const mainWindow = new BrowserWindow({
       width: 800,
       height: 600,
       webPreferences: {
         preload: path.join(__dirname, 'preload.js')
       }
     })

     // 加载index.html文件
     mainWindow.loadFile('index.html')
   }

   app.whenReady().then(() => {
     createWindow()

     app.on('activate', function () {
       if (BrowserWindow.getAllWindows().length === 0) createWindow()
     })
   })

   app.on('window-all-closed', function () {
     if (process.platform !== 'darwin') app.quit()
   })

集成Vite:在Vite构建的Vue项目中,Vite会为你处理大部分的构建和开发服务器配置。你只需要确保Electron主进程可以正确加载Vite服务器提供的Vue应用,或者是构建后的静态文件。在main.js中加载Vite开发服务器:

   const isDevelopment =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加载Vite开发服务器URL或生产环境静态文件
   mainWindow.loadURL(
     isDevelopment
       ? 'http://localhost:3000' // Vite运行的地址
       : `file://${path.join(__dirname, 'dist/index.html')}` // 生产环境构建文件
   )

编写电子入口代码:确保你的package.json文件里有Electron的启动脚本:
json

   "scripts": {
     "start": "electron ."
   }

运行开发服务器:你需要同时运行Vite的开发服务器和Electron。
sh

   npm run dev
   npm start

举个例子,你可能会在一个命令行窗口中运行Vite dev server (npm run dev),在另一个窗口中运行Electron (npm start)。
创建Vue 3应用:你现在可以开始使用Vue 3创建你的应用了,在src目录下放置你的Vue组件。
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设置过程,实现Electron和Vue 3集成时,你还需要做更多的配置,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的编译优化、环境变量管理以及Electron安全设置等。记得要阅读相应的Electron和Vite文档来了解如何配置复杂的项目。如果你不熟悉这些工具和配置过程,使用已经存在的模板或CLI工具来设置Electron和Vue 3项目可能会更简单。

通过contextBridge.exposeInMainWorld在preload.js中暴露的API是静态的,一旦页面加载完成后,如果主进程中的数据发生变更,这些变更不会自动同步到渲染进程。为了实现数据变更同步,你可以结合使用contextBridge与Electron的IPC机制来在主进程和渲染进程之间进行通信。
这里是一个如何实现数据同步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在 preload.js 中暴露API
你首先需要在preload.js中使用contextBridge.exposeInMainWorld暴露一个能够接收数据更新的方法:

const { contextBridge, ipcRenderer } = require('electron');

contextBridge.exposeInMainWorld('api', {
  subscribeToData: (callback) => {
    ipcRenderer.on('data-update', (event, data) => {
      callback(data);
    });
  }
});

第二步:在主进程中发送数据更新
接着,你需要在你的主进程中使用webContents.send方法来向渲染进程发送数据更新的消息:

mainWindow.webContents.send('data-update', newData);

第三步:在渲染进程中监听数据更新
最后,在渲染进程中,你可以使用暴露的subscribeToData方法来设置数据更新的监听回调函数:

// 在渲染进程的某个JS文件中,可以是React组件中,Vue组件中,或者其他地方
window.api.subscribeToData((updatedData) => {
  console.log('数据更新了:', updatedData);
  // 根据需要更新UI或者状态
});

这样,每当主进程中的数据发生变更,并通过ipcRenderer发送data-update事件时,在渲染进程中设置的回调函数就会被触发,并接收到更新后的数据。这种方式可以将变更同步到渲染进程,使得数据保持一致。
请注意安全性!在向渲染进程暴露数据和方法时,一定要小心防范远程代码执行(RCE)风险。应确保只暴露必要的部分,并对发送给渲染进程的数据进行验证和清理。

npm 国内镜像是指位于中国大陆境内的服务器上托管的 npm(Node.js 包管理器)软件包仓库的副本。这些镜像旨在为国内开发者提供更快的下载速度和更稳定的访问体验,因为直接访问位于海外的官方 npm 仓库可能会受到网络延迟、带宽限制或偶尔的网络阻塞等问题的影响。以下是几个常用的 npm 国内镜像源:

  1. 腾讯云 NPM 镜像

    • 镜像地址:https://mirrors.cloud.tencent.com/npm/
    • 腾讯云提供的 npm 镜像也是国内开发者可以选择的一个选项,依托腾讯云的基础设施,可以提供快速稳定的包下载服务。
  2. 清华大学 TUNA 镜像

    • 镜像地址: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npm/
    • 清华大学 TUNA 团队维护的 npm 镜像,同样具有较高的更新频率和访问速度,是学术和非商业项目的一个可靠选择。
  3. 阿里巴巴 Cloud-NPM(原 cnpmjs.org):

    • 镜像地址:https://registry.npmmirror.com/
    • 阿里巴巴推出的 Cloud-NPM 是一个全面升级的 npm 镜像服务,继承了原 cnpmjs.org 的功能,并提供了更多企业级特性,如私有仓库、权限管理等。

使用国内镜像的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 临时更改:在执行 npm install 命令时直接指定镜像源:

    npm install --registry=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
  • 持久配置:通过 npm config 命令设置全局或局部(项目级)的 npm 配置,将镜像源永久改为国内镜像:

    npm config set registry 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

    若要恢复为官方源,可使用:

    npm config set registry https://registry.npmjs.org
  • 使用镜像代理工具: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如 nrm(npm registry manager)这样的工具来方便地切换镜像源。

选择使用哪个国内镜像,可以根据自身网络环境、镜像服务的稳定性以及对特定镜像服务的信任度等因素来决定。定期关注镜像服务的官方公告和社区反馈,以确保选择的镜像源持续提供良好服务。